从1928年到1976年,整整48年间,中国革命在辉煌与光明之后,也存在着波折,动荡,血腥和暴虐。无数杰出的英才,甚至一代豪杰,不是倒在帝国主义,对立派的刑场和战争的血污中,而是倒在自己人的屠刀下。十年红军游击战争,有近万名军政骨干(请记住,是骨干,不是一般成员)被冠以托派,改组派,AB团,反革命分子罪名,遭到清洗,杀戮。除了战略战术的错误以外,直接的后果就是红军不得不退出鄂豫皖、川陕,退出洪湖、湘鄂西,退出井冈山,瑞金,在突围,溃逃——战略大转移中,丢失了除陕北以外的所有根据地,十分之九的正规军,和80%的党团员。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在抗日根据地急剧扩大而又缩小,八路军,新四军,各抗日游击队膨胀又萎缩,党员队伍迅速扩充,人员复杂,思想动荡,固有山头主义,游击习气弥漫在党内时,进行一次适时深入的思想作风教育,以整肃组织,纯洁队伍,教育和团结干部群众是实际和必要的。但是以此为契机开展的肃反,以及肃反的扩大化,造成的人人过关,人人自危的政治局面,只是重复和强化了三十年代的红色恐怖。同时为党内民主制度的缺失,领袖个人权威的扩大,专制作风的形成,提供了便利和条件。制度,纪律,规则除了夺取政权的需要外,成为权威号令全党,推行个人意志的工具。全体党员,包括党的高层,逐渐由同志演进为领袖的臣仆,直接为建国后历次以整人、集权为目的的政治斗争埋下了祸根。
建国后,从反“右”斗争到反右倾机会主义,“四清”运动到***。核心任务不是建设,不是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而是排除异己,强化君权,个人迷信,个人崇拜。把一个好端端的光明的中国,弄得曲折多变,民怨沸腾。而我们所要表述的三个重要人物,就在这一时期,演出了他们人生最大的悲剧,从此以暗淡的结尾,走向了地狱而不是天国。
刘少奇是湖南支部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当时湖南党的负责人***看重的,替代李立三领导安源煤矿大罢工的最佳人选。安源罢工有理、有节、有利的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刘少奇在早期党内工人运动领袖的地位,甚至超过领导与组织了“二&S226;七”大罢工的邓中夏,成为大革命时期武汉革命政府的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从满洲省委到苏联,从中央根据地到长征,使刘少奇逐渐成为党内二号人物的契机是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由于支持***,又有较深历史渊源和同乡之谊,自然被毛目为建立自己在党内的亲信班底的可靠同志。刘少奇的真正发迹是1936年春接任中共北方局书记,恢复被破坏了的北方局工作。他及时变通地在取得中央同意的前提下,指示被拘禁在北平中央军人反省院的六十一个华北局的骨干具结自首,出狱开展工作。此举为北方局补充了大批杰出人才,奠定了刘少奇后来在白区的工作基础和干部基础,也奠定了他在建国后在中央领导党政工作的干部基础和权威。在历任中原局,华中局,新四军的一把手,于1943年回到延安后,由于全力支持***,大树特树***的绝对权威,提出以***思想武装全党,全军,为毛倚重,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正式成为党内的第二把手。
应该说,从中共“八大”到反右斗争,和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三面红旗。毛刘俩人的配合还是默契的。所以,“八大”上***能将刘少奇推上一线主持工作。到1959年春天的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干脆提出不再担任国家主席,要求大会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其实,国家的权力集中在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作为党中央主席的***仍然实际掌握着政权。使毛刘产生政治上的裂隙的契机是对1959——1961年的低标准的看法。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湖南农民有一句话,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我也问了几个省委干部。我问过陶鲁笳同志,……他说,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是造成目前困难的主要原因……”。在刘少奇看来,作为历史人物,他自己对历史负有责任。在青史褒贬这个严肃的话题面前,这个深受中国传统教育的伟人并没有狂妄到敢于否认和随意篡改历史。在历史这面兴亡废替的明镜面前,他至少还有天良,不愿以横征暴敛,至使饿殍遍野而留下污点。他痛心地认为:“历史上人相食,是要上书的,是要下“罪己诏”的。我当主席时,出了这种事情!”但是,刘少奇的自责,不肯全面肯定三面红旗,以及在随后的七千人大会上关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是造成一个历史时期困境和苦难的主要原因的认识,实际使担负主要责任的***脸上无光,并破灭了他永远正确的神话。***由不悦到对刘少奇心存芥蒂,分裂就由此开始了。
随后,在贯彻“调整,充实,提高”政策的经济复苏的工作上,刘少奇支持中联部长王稼祥对外斗争要小心谨慎,注意策略,而不能勇往直前一斗到底;对外援助应当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所谓“三和一少”的正确主张;支持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包产到户,自留地等兴盛农业,为农民欢喜雀跃的“三自一包”政策;使急于扩大国际主义义务,贯彻“一大二公”方略的的***如梗在喉,心中更增加了对刘少奇的疑虑。“四清”开始,二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相左,巩固了地位,树立了权威的刘少奇不再愿意俯首帖耳,听命于人。两人矛盾激化,毛在公开场合,甚至指责“有人搞独立王国,尾巴翘得很高”,还谈到党内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至此,两人的蜜月时代结束了,***开始策划用何种手段,在什么时候,借助什么力量,把已不可能通过正当途径和选举来推翻的这个公开的危险的对手赶下台。于是,以批判《海瑞罢官》,清算以彭真(刘在北方局的得力助手)为首的北京市委这个独立王国为导火索,挑起了一场名为***的残酷斗争。使刘少奇到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何以走到了这一步。
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的彭德怀是一个窑工出身的正宗的湘军军官。在革命低潮时,他放弃了军界前途,选择跟***走,不是为了投机,而是真心向往真理,为穷人打天下。作为毛的部属和左右手,从井冈山时代起,他始终跟着***,忠贞不渝,往往临危授命,为毛分担方面责任,未尝失职和渎职。他们心里的隔阂不是源于彭德怀本人,而是源于毛的爱将林彪。土城之战后,由于错误判断敌情,指挥不当,损失惨重,年轻的林彪处于焦急和失望,公开给党中央致信,要求撤换刚刚在遵义会议上担纲军事指挥重任的***,用并未与闻其事的彭德怀负军事全责。这一通过正常途径,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举措本是党内民主的必须。但是,***原谅了年轻不谙事务的林彪,却记住了无辜的彭德怀。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为了在困难的相持阶段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在太行山负责前敌指挥任务的彭德怀先后组织八路军一百一十多个团,对华北之敌和交通线开始了全面破袭。日伪震撼,不得不暂缓对正面战场的进击,调集兵力,回过头来,扫荡各抗日根据地。致使根据地缩小,军队减员,损失惨重。***和中共一些人不是积极地肯定彭德怀,八路军的正义之举的深远意义和战略价值,而是从心地里对彭德怀过早暴露八路军实力,招致日伪打击,蒙受巨大损失心有微词。这就是延安整风时,调彭德怀回延安批判了四十余天的主要原因。耿直倔强的彭总认为自己卫国抗战,奋勇杀敌,并没有错,一度和***,中央形成僵持之局。一切矛盾公开化的契机是1959年的庐山会议。心向黎民,淡薄功名富贵,直言敢谏,心无杂念的元帅在一片凯歌声中敢于逆潮流而动,直言不讳,为民请命,给陶醉于自己丰功伟业,风光无限的***迎头一盆凉水。于是,历史积怨,现实矛盾一并爆发,从土城事件,百团大战,到反对大树特树***思想的绝对权威,反对“帝王后宫,妃嫔三千”的歌舞优游生活,把三面红旗说的一无是处。仿佛都是和老人家过不去,于是,从八届九中全会到军委扩大会议,把老帅批了个不亦乐乎,各种罪名罗织头上,贬到京畿吴家花园监视居住。文革中再从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揪回北京,百般摧残,直到斗死。所有同志情,朋友谊,都为残酷无情所代替,令报国忠臣无不胆寒。
从上井冈山时代起,就为***赏识的林彪在毛的扶持和提拔下,由连长到主力团团长,红一军团长,一方面军司令员,再到八路军105师师长,只有三十岁。虽然,1938 年春林彪为友军所伤,不得不退出战场静养,抗战八年,除了头两仗外,再无任何建树。但是,***仍然不记土城前嫌,依然委以重任,以休养七年的林彪为华北各路精锐组建的东北民主联军的统帅,把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历史重任荣膺给他,可见信赖器重,将领无出其右者。建国后,林彪称病不赴朝领兵,韬晦十年,直至庐山会议彭德怀下台,才以国防部长,亮相政治舞台。此时的他,已由一个百战不殆的战将,演变为一个政客。这个演进过程,咎不在林彪,而是高层的政治环境和党内家长式统治,一言堂的现实。林彪要在政界立足,必须吸取高岗,彭德怀,刘少奇,甚至邓小平的经验教训,要“不建言(不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报喜不报忧,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时时紧跟,亦步亦趋”。否则,前车之覆,就是后车之鉴。由是他登上了自己人生的顶峰,成为九大的法定接班人。也是庐山会议,狗头军师陈伯达揣度错了***的心思,窜辍林彪违背一贯准则,建言设立国家主席。殊知,殷鉴不远,岂能重蹈覆辙?再来个国家主席,分毛之权,并取而代之吗?因此,林彪触了毛的大忌,失宠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在充满野心的老婆和儿子的一再窜辍下,林彪为了生存和利益,被被动地推上了谋逆的死路。从而最后断送了自己。
从1959年到***,十数年间,***麾下最大的三个功臣魂飞烟灭,灵归枉死城。原因何在?正史因为要为尊者讳,有关方面要淡化这段历史,使它成为历史悬案,所以,至今,没有一个史家能实事求是地揭示其原因。正确与伟大与否,不是当事人,当代人从各自的利益,需要,或者浅见出发所能界定的。任何伟大的英雄人物。其历史功绩和悲剧命运的原因都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从比较和实践检验中最终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唐太宗能容得下一个犯颜直谏的魏徵,而魏徵曾是他政敌太子建成的心腹;***容不下一个数十年如一日,忠贞不贰追随自己,沙场征战,功高盖世的诤臣。既然是党内民主,主持实际工作的刘少奇有不同认识和意见极为正常,可以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区别优劣,干嘛老子天下第一,容不得不同意见,自封绝对正确,宁肯别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只要路线正确,低标准饿死几千万人,没有什么了不起!打原子战争吗,中国有的是人,死了三亿还有四亿!这样的认识,处于年轻的狂热分子,毫不为怪,但出自一个人民领袖的信口开河,起码可以说明,他轻贱生命,连起码的人权概念都没有!自然可以无视低标准,***饿殍遍野,流血漂橹的现实,更不在乎麾下功臣宿将的运命!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凡是崇尚暴力,无视流血,无视人权的时代,都是动乱多舛的。近代哲学史以铁的事实证明,理想主义和极权主义的结合,其趋势是危险的。领袖个人要以自我臆想操纵舆论,役使天下,因为是强权政治,一言堂,没有民主,也没有人权,更没有,也不可能有监督制约机制。无论他标榜什么,其实质都是家天下。因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是人民选择政纲和执政者,而是强权把自我意志强加于人民。为了取得和维持这种权利格局,他们不是诉诸民主,自由竟争和民意,而是借助暴力。因此,无论其外部还是内部斗争,都要流血,因为死人太多了,也就视生命为儿戏。也就没了人权观念。真正民主的观念是:不管刘少奇等对错与否,都应由实践来检验,都应由民气来预测,根据他对国家民族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程度意义来判断,而不应是领袖的个人好恶,个人意志和取舍,更不应以践踏人,索取人的宝贵生命来恒定自己的政见和权威。
刘少奇等不幸生在这样的环境,尽管他们是一个新国家的缔造者,管理者,他们也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人权,品尝自己播种收获的胜利果实,而被更大的权力做为异己,从精神到肉体都予以消灭了。这是他们个人的悲剧,实际也是这个民族的悲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应该承认,正因为在毛的麾下,风云际会一个变革的时代,刘少奇们才能成就一生的英名和伟业。可是他们的理想,主义,和中国式的,带有浓厚的封建家长式统治意识的主观愿望,猜忌心理,集权欲望,产生了在后者看来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巩固一己之权,坚持推行自己虚妄的理想,极权主义的最后措施就是从精神到肉体都消灭你。他们的大限也就依次到了。